國內高校首次開課!記《人、工作和社會》課程之二三事

在SKEMA商學院和南京審計大學共同創建的國際聯合審計學院,由SKEMA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學副教授蔡宇杰博士教授的《人、工作和社會》這門課程剛剛落下帷幕。

 

“今天,我們小組將要展示的是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永,安永的總部設在英國倫敦。我們今天會討論安永的多樣性管理與團隊合作。”

 

就在最近,在SKEMA商學院和南京審計大學共同創建的國際聯合審計學院,由SKEMA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學副教授蔡宇杰博士教授的《人、工作和社會》這門課程剛剛落下帷幕,此情此景便是同學們小組期末展示和答辯的一個片段。

 

 

來自審計學、金融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程管理專業的159位同學以小組為單位,結合課程中的知識對具體的組織或機構進行了分析。

 

本次答辯以研究導向性學習為出發點,讓同學們去自己查找資料,搜集數據,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真正做到課程與實際相結合。同學們也通過這個學習過程,展現出自己對“人、工作和社會”的所思、所想、所感。

 

01 人、工作和社會?這門課程講的是什么?

 

“人”、“工作”、“社會”

這3個看似獨立的名詞

是如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本課程在國內高校中首次開設,涵蓋了人文社會科學的廣泛學科領域,如心理學、健康科學、商業、法律、政治經濟學和勞動關系學,并從不同層次分析探討人、工作和社會之間的關系。

 

課程討論的主題包括:

  • 個體差異和多樣性、包容和平等問題

  • 人們如何在團隊中工作

  • 在國際環境下,組織如何運作及其對人和社會的價值

  • 制度和文化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本次答辯的案例分析,從國內名企到跨國公司,如國內的美團、海底撈,國外的沃爾瑪;從飲食文化到體育文化到金融行業,如海底撈、滔博運動、安永、畢馬威;再到數碼電子領域,如微軟、蘋果、小米。

 

同學們的選材種類繁多,包羅萬象。

 

02 答辯那些事兒

 

同學們的答辯過程可謂是精彩絕倫,下面讓我們跟隨小編來到答辯現場觀賞三個具有代表性的小組展示吧!

 

T305班 第四組 

 

 

 

“多樣化管理是一個人力資源管理的過程,不只是有膚色、國籍、性別,還包含地區、年齡等等。我們需要杜絕刻板印象、偏見、歧視、民族優越感等不好的行為。

 

安永作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在2021年舉行了多元共融年度頒獎盛典,這次活動被譽為多樣性、平等性、包容性的最佳實踐。”

 

第四組的同學們結合課程所學的多樣性管理的內容,對四大之一的安永進行了深度剖析,展現出安永在這方面的優秀之處。同時,這也使得同學們加深了課程知識的記憶。

 

T308班 第二組 

 

 

企業的成功靠團隊,而不是靠個人。

—羅伯特·凱莉

 

第二組用到了國內火鍋龍頭老大海底撈的例子。小組成員通過去南京白馬生活廣場實地調研,搜集新聞材料,以及瀏覽官方網站和官方報告,搜集了很多有效可靠的信息。

 

從組織架構、管理模式,到國內外擴張,他們分析了海底撈在管理上的優缺點,并且提到了《人、工作和社會》在其中的體現。

 

“海底撈在授權制度、晉升制度和創新制度上都以人為本,把員工和客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這不僅是企業管理的成功,更是對人性的尊重,甚至是對人、工作和社會之間深刻關系的深刻理解。”

 

 

T307班 第七組 

 

第七組的同學,他們用了外賣行業寡頭—美團的例子。他們提到了美團團隊協作的多樣性和管理的多樣性。但同時,也提出了在一些在管理上的參考建議,例如調度機制、懲罰機制。

 

 

“首先不論對于外包的還是本部外賣員,公司都需要給他們配備足夠的補貼和保險。無論是烈日還是大雨,外賣員始終是沖在最前線的,他們需要有切實的勞動保障。

 

其次,傭金的比例和平臺用戶與外賣員人數直接相關。公司在制定政策時,需要遵循行政審批部門以及市場監管部門的相關規定。”

 

03 課程感悟

 

▊ 你從這門課中,主要學習到了什么?

 

王祈越同學:

 

首先我學到了關于人、工作和社會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知識,這幫助我初步了解了這個社會的構成和意義;其次在深入學習掌握之后,我可以合理利用所學知識去探索自己和他人,讓自己更加平靜通透。

 

這門課幫助我更加了解社會,職場是如何運作的。

 

▊ 在你們的小組展示中,你們是如何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例當中的?

 

王祈越同學:

 

我們選取的是美團的案例,其實只要是一個企業,它就存在人、社會和工作3要素的影響,尤其是服務行業更具有代表性。課程里面有一些知識是針對性的、比較好掌握的,我們只需要查詢知網或者其他權威文章,對美團困境有所了解之后就可以進行分析比對。但有些知識是長期的、需要理解和儲備的,這種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就需要我們去實踐,比如去切實采訪一下美團的外包外賣員等,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現實社會的困境,我認為這也是這門課的意義所在。

 

 

《人、工作和社會》這門課,在日常生活中對你有什么幫助?

 

黃陳鈺文同學:

 

在日常生活中,我能簡明清晰地了解身邊人的個性,有利于我更好地與別人相處。在工作中我更能體會到團隊工作的重要性,明白了應該如何做好管理,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課程進行的同時,我也對自己的未來有了較為明確的規劃。

 

課程內容讓我明確了我們在社會中的價值,體會到了制度和文化的社會作用,我也充分了解到,我們需要不斷適應環境,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

 

▊ 你怎樣看待我們以期末答辯的方式結束這門課?

 

黃陳鈺文同學:

 

我覺得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期末答辯是非常好的方式。

 

首先是團隊合作,這與課程中團隊合作的部分交相呼應,更加加深了我們對團隊合作的了解,也是我們團隊合作的一次實踐。

 

其次,為了完成我們小組的案例分析,我們有機會深入了解一家公司的組織結構和管理方法,這為我們以后的職業規劃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積累。

 

最后,通過答辯的形式,既鍛煉了我們英文演講的能力,也鍛煉了我們的批判性思維。

 

 

雖然本學期的課程已經落幕,但同學們會帶著蔡教授通過《人、工作和社會》這門課教給同學們的知識繼續前行!相信大家未來在SKEMA的學習中能夠乘風破浪,收獲累累果實!

 

撰稿丨藍茜靖   指導丨蔡宇杰

來源丨SKEMA商學院教學&科研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