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SKEMA新聞中心邀請到成績優異、酷愛建模、樂于助人的李逸箴同學,為我們講述她的故事。
2020年4月,經教育部批準,法國SKEMA商學院和南京審計大學合作成立非獨立法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南京審計大學國際聯合審計學院。
項目開設以來,培養了一大批既具全球視野又有中國情懷,通曉國際審計準則,跨文化交流能力突出,具備創新意識、協作能力、團隊精神和全球競爭力的新時代國際審計人才。這其中,涌現了無數優秀本科生的身影。
本期,SKEMA新聞中心邀請到成績優異、酷愛建模、樂于助人的李逸箴同學,為我們講述她的故事。
本期人物 INTERVIEW
李逸箴

南京審計大學2020級國際聯合審計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學生,曾于SKEMA商學院索菲亞校區交換學習
獲國家獎學金、江蘇省五一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南審杯”數學建模競賽三等獎、南審綜合獎學金一等獎、國際聯合審計學院單項獎學金和中法文化節圖片展二等獎,獲評南審三好學生、優秀團員、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個人等稱號
SKEMA是舞臺,勇敢是收獲
追求更廣闊的平臺一直是李逸箴的向往。大二上學期,她通過了國際聯合審計學院國際青年人才班的選拔。通過協助Hareesh教授經營國內自媒體平臺以及不斷學習,她一直努力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2022年9月,李逸箴前往法國SKEMA商學院索菲亞校區交換學習,“法國學習帶給我最大的收獲是學會向周圍人學習和篩選過載信息。”這是她對在法國的求學經歷最直觀的感受。

李逸箴說,她的同學中有的gap了好幾年去周游世界,有的已經工作了好幾年,還有的已經創業成功自己成為了CEO,他們的人生經歷都非常豐富多樣,她會在傾聽他們表達觀點時,觀察他們看待問題的角度并學習他們的思維模式。
學習不再是按部就班,討論不再是最熟悉的語言,獨立的意識開始萌芽。李逸箴認為,在求學過程中她真正學到的是如何將自我意識從舒適圈和慣性思維剝離。這個過程或許是痛苦的,既有的邏輯和常識被打破,新的文化和習慣塑造了新的認識。
我能更清晰地感受到我變得更加勇敢,自己找房子、處理行政手續,做一切在國內沒做過的事,在被推著向前的旅程中時刻提醒自己冷靜地思考。
世界是我回看自己,回看這片土地的地方。當然會回來,會努力多學一點回來。”

學業是根本,興趣是導向
在國際聯合審計學院學習時,李逸箴扎實學習專業知識,多門課程評獲A+等級,部分科目成績為年級第1。
“穩扎穩打,厚積薄發”是學業的根本。學習過程中她發現老師上課時都會有意識地強調考點,在課堂上學懂弄通重難點就成了她的首要目標。


她認為把知識及時內化,梳理大綱是學習的關鍵。課程的學習往往是連貫的、螺旋上升的過程,前面的基礎沒打牢,后面的課也聽不明白,只有“日日清,周周清”才能游刃有余地面對考試。
一張張空白的紙轉化為脈絡清晰的課堂學習筆記,讓她在期末復習時可以很快撿起遺忘的知識點,同時也提高了對學習的信心。
除了認真學習專業知識,李逸箴還積極參加學科競賽。大一首次參加“南審杯”數學建模競賽并成功獲獎后,她便對數學建模的興趣愈發濃厚。

大二時,李逸箴選擇了加入國際聯合審計學院數學建模俱樂部,在老師的指導下進一步地學習。
數模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是個需要堅持挑戰自己,推翻重來的領域。
3到5天的數學建模比賽里,考驗的不僅是個人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更多的是培養不斷試錯的勇氣。給李逸箴印象最深刻的是她隊友說的一句話,“我們就像粒子群里面的粒子,走錯路本來就很正常。”

剛開始參加比賽時經常出現推翻之前的假設重來的情況,時間壓迫帶來的焦灼和重新開始的無奈很容易讓人想直接“躺平”。但是她感到很幸運,有隊友的鼓勵和老師的指導,讓她和小伙伴們堅持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或許永遠找不到“絕對的最優解”,但局部優化的過程本身就是在一次次突破極限、一次次提升自我。
不斷思考、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不斷嘗試就是我們團隊最大的動力。”
在課余時間、各個假期,凌晨仍亮著燈的教室、屏幕里閃爍的一行行代碼、二十幾頁排版整齊的論文…她和同伴們一起摸索,共同進步。
大二時,李逸箴參加了江蘇省第十九屆五一數學建模競賽和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分別獲得二等獎和三等獎的好成績。正是這樣以興趣為導向的學習,讓她收獲了更多展示自己、挑戰新高度的機會。

社團是平臺,志愿是選擇
專注自我提高的同時,李逸箴還樂于分享經驗方法,在學習上幫助他人。臨近期末,總能看到晚上10點剛從自習室出來的她,冒著寒風馬不停蹄地趕去了教室,幫忙同學們梳理課程的大綱和具體知識點。這兩年來,室友們遇到不能理解的地方總會向她尋求幫助,她也在國際聯合審計學院的一對一幫扶小組中幫助同學成功完成了補考。

作為學校華為財經俱樂部的一員,她參與組織了多場活動,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和東南大學聯合舉辦的學術講座。疫情期間講座只能線上進行,但這并不意味著難度會有所降低。一場兩校聯合頂尖企業的活動,需要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講座主題策劃、媒體平臺宣傳、日程協調安排。
面對這些復雜的情況,她并沒有感到手足無措,而是和東南大學華為財經俱樂部、華為HR以及南審團隊的小伙伴們積極地溝通,充分發揮團隊協作的優勢。

? 活動前期:李逸箴積極幫助完成調查問卷制作、制定方案及預案
? 活動期間:她時時關注會議直播,保證一旦有突發狀況可以及時控場
? 活動結束后:她主動分擔總結工作,確保活動完美收官


李逸箴撰寫的相關文字報道
這些活動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我的大學生活,給我提供了非常好的鍛煉能力的機會。最讓我感到有意義的是,這也為南審學子和華為工作人員架起了溝通的橋梁,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企業對大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
大二暑假,李逸箴在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挑起了團隊負責人的重任,除了活動的安排和策劃,她還向市級報刊媒體投稿宣傳,并成功在《江海晚報》上發表。

此外,李逸箴積極投身校外防疫志愿,志愿時長累計超過60小時,榮獲南通市城山社區優秀志愿者稱號。


“希望我們常常想起我們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這是李逸箴在求學路上不斷思索的事情,也是她不斷奔跑的動力。

人生永不設限,未來精彩無限
也希望所有SKEMA學子
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讓青春在更大的舞臺上閃耀!
來源丨南京審計大學官方微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