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IBM就是計算機的代名詞。1993年,臨危受命的郭士納(Louis Gerstner)接棒滿目瘡痍的IBM公司,他直面危機,堅定以客戶為中心,發展網絡計算,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從1993年到2002年,在郭士納掌舵的9年間,IBM股票市值從290億美元上升到1680億美元,一躍成為全球最賺錢的公司之一,使IBM公司從瀕臨倒塌到成就了大象能繼續跳舞的神話。后來,這個故事被郭士納寫進了他的自傳《誰說大象不能跳舞》。跨越世紀,這個藍色巨人公司由不同的掌舵者繼續書寫歷史。
長久以來,IBM就是計算機的代名詞。
1993年,臨危受命的郭士納(Louis Gerstner)接棒滿目瘡痍的IBM公司,他直面危機,堅定以客戶為中心,發展網絡計算,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從1993年到2002年,在郭士納掌舵的9年間,IBM股票市值從290億美元上升到1680億美元,一躍成為全球最賺錢的公司之一,使IBM公司從瀕臨倒塌到成就了大象能繼續跳舞的神話。后來,這個故事被郭士納寫進了他的自傳《誰說大象不能跳舞》。

跨越世紀,這個藍色巨人公司由不同的掌舵者繼續書寫歷史。
羅睿蘭(Ginni Rometty)是這家年營業收入達1,000億美元的科技巨頭111年歷史上的第一位女性CEO。到2020年退休,這位“權力女人”在這家以轉型著稱的企業工作了將近40年,統領著這家美國科技界的活化石公司經歷著又一次艱難的轉型。羅睿蘭在IBM工作將近40年,收購了64家公司,2012年,她再一次放棄了前任CEO的計劃,帶領IBM進軍云市場,開啟了新的公司戰略,立志讓這個藍色巨人成為一家基于云的“解決方案”公司。在羅睿蘭的眼里,科技行業的公司必須要學會轉型。

*IBM公司歷史上第一位女性CEO兼董事長 Ginni Rometty 羅睿蘭
1957年,羅睿蘭出生于美國伊利諾伊州,擁有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計算機科學和電子工程學雙學士學位。2002年,羅睿蘭帶領團隊完成了咨詢業史上最大的一筆收購業務——IBM收購普華永道的咨詢業務,并建立了一支由10萬多名商業顧問和服務專家組成的全球團隊。此后,她領導建立了位于中國和印度的IBM全球服務執行中心,并連續七年被《財富》雜志評為“商界最有實力的50位女性”,也奠定了她在IBM不可替代的地位。
"It doesn’t matter if you’re an insider so long as you don’t try to protect the past." ——Ginni Rometty,Former CEO of IBM
人們總是將大象當成動作緩慢,反應遲鈍的代名詞,對于IBM這頭“大象”來說轉型已成為其自身進化的基因,這位藍色巨人波瀾壯闊的發展史可以看做是每一家企業發展的共同縮影。
而新的時代,變化是永恒的,企業又該如何駕馭變化,推動轉型,成為領域的佼佼者呢?
01 以人為本—增加多樣性和包容性
I genuinely believe I get a better team, better ideas, and better products from diverse talent.
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轉型,但企業成功轉型是需要包容性和多元化的,“以人為本”是創造新價值和確保可持續性的關鍵所在。上個世紀臨危受命的郭士納堅持一開始就開誠布公的告訴所有員工IBM所面臨的危機,風險和機遇。對于企業來說,員工、團隊成員和同事并不應只是“資源”而是人,在企業里,需要對員工以信賴和包容。
當下,全球的新冠疫情正在加速數字化轉型,同時也在擴大那些擁有成功技能的人和那些沒有的人之間的差距。羅睿蘭認為轉型應該是包容性和多樣性的。對于IBM員工隊伍轉型,她堅持核心在于讓IBM人清楚了解并持續獲得相關技能,為此IBM開發了基于 AI 的個性化學習系統,幫助員工獲得這些技能。
"在IBM,我身邊有很多非凡的同事,他們對技術有著共同的信念——當我們將科學應用于現實世界的問題時,我們可以創造一個比今天更好的明天。"
IBM深知多元化是事實存在,但包容性是明確選擇。利己主義者在任何一個時期都無法帶領公司走向成功,企業的轉型需讓所有員工堅信自己能在工作中發揮最大作用。多元化與包容性始終是企業的立身之本。

02 培養同理心—學會傾聽與學習
You have to have passion. And you have to have clarity. But I think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is perseverance.
企業的轉型一定會觸及某部分人的利益,危機不僅對社會環境造成影響,也影響著人的精神,員工很容易產生職業倦怠。而積極的傾聽對于成功的企業轉型至關很重要。羅睿蘭談到,如果你想獲得新想法或做出新的改變,那么就必須養成同理心,去傾聽不同的聲音,聽取具有不同背景和不同經驗的人的意見,會讓你有所收益。對于企業來說,提升組織的靈活性和敏捷型對提高效益,踐行使命至關重要。羅睿蘭在IBM倡導的是積極與團隊內部交流溝通,召開員工傾聽會。內部的交流可以使得企業重新審視自己面臨的問題,提出新的解決措施。
面對全球的新冠疫情,大部分企業80%線下,20%線上的疫情前工作模式已正在向100%線上的工作模式轉變,這需要企業創造新的工作條件,創建小型,多元化的團隊重申使命來適應并推動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作為組織的管理者,就更需要具備同理心,給予員充分的授權。

03 自我革命—挖掘好想法,拋棄舊想法
One sign an idea is a good one is if it makes people a little bit uncomfortable. That’s because growth and comfort never coexist.
在被問及一個公司里,什么才是好的想法時,曾集董事會主席,CEO和總裁三個頭銜于一身的羅睿蘭認為好的想法一定會讓人感覺不適,因為舒適與成長不會并存。在她執掌IBM的三年時間里,羅睿蘭堅持改變公司刻板的企業文化,以開放的姿態聚焦云計算、數據分析等增長性戰略目標市場,力圖讓藍色巨人變得更加“靈活”。在羅睿蘭的眼里,她始終堅持她從母親那里學到的教訓—永遠不要讓別人來定義你,只有你自己來定義你是誰。也許是因為這種信念,讓這位65歲的“權力女人”肩負起這個百年巨人企業的轉型任務。同時,對于糟糕的想法,羅睿蘭堅持一定要拋棄給個人和組織受限的舊想法。
“我覺得我在職業生涯中最糟糕的想法,是我在自己的道路上自我設置的障礙,我想這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如此,尤其是女性。”
幾年前,我的老板給了我一個很大的晉升機會,但我告訴他我不確定自己是否準備好了。不管是什么原因,我有這樣的想法:我需要再有兩年的經驗來準備,讓自己變得更加自信。
羅睿蘭在IBM組織經常問員工他們覺得自己在職業生涯中什么時候成長最快。大部分員工的回答是他們承擔某種風險的時候。如果有一個好的想法把個人或組織推出了舒適區,這個想法實際上可能極大有效地幫助個人或組織成長,也給予IBM的“繼續跳舞”以賦能。

04 以終為始,關注人才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
Our moon shot is bringing world-class health care to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
企業并非在真空中產生,而是深耕于社會與經濟環境。動蕩時代下疫情使得企業關注的不是問題,而是社會效益。
“我們不能去等待下一代人來解決問題。”
IBM推出的人工智能平臺Watson涉足各個領域,從預報天氣到協助醫生治療腫瘤。Waston受過世界頂級的癌癥治療中心培訓,已經作為腫瘤治療顧問協助醫生診斷,并在中國和印度的幾百家醫院推廣。這讓更多地區的居民有機會接觸世界級的醫療。
同樣,企業的轉型和提高社會效益也離不開人才的發展,許多人未能成功并不是能力或者才干問題,而是機會和機遇的稀缺。對于那些希望改變招聘方式挖掘更多人才的高管們,羅睿蘭提出的建議是專注“技能優先”,誠實地圍繞在任何特定職位上真正需要的技能,以打開更廣泛和更多樣化的人才庫。在2011年,羅睿蘭正式宣布IBM推出針對自主學習和職場技能的數字教育平臺“科技之路”Open P-TECH,為全球的青年提供人工智能,云計算,網絡安全,職業發展等一系列網上免費課程,以展示IBM培養更多未來新人才的決心,為未來創造更多可能,持續發揮影響力。
在IBM的轉型過程中,羅睿蘭定義了適合數字化時代負責任的管理模式。2019 年,IBM 發布了環境報告,并以氣候領導力委員會創始成員的身份,進一步推進了這家科技巨頭在環境保護方面的領導地位。
對于想要轉型和正在經歷轉型的企業來說,開創的偉大計劃不應僅僅從自身考慮,而應確保大多數群體能在數字化時代受益,這樣才能真正將數字化時代打造成一個更加包容的時代。
編寫丨SKEMA商學院中歐組織管理中心 李婷、楊晨歌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