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在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和陜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一屆亞太經合組織(APEC)中小企業技術交流暨展覽會上(以下簡稱“大會”),國務委員王勇出席開幕式并發表視頻致辭。
大會主論壇由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單立坡主持,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原副主任楊偉民,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干勇,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等出席主論壇并發表主題演講。

作為大會的配套論壇活動,2022年中小企業工商合作論壇在線上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深化多邊區域經濟合作,同繪亞太中小企業新篇”,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與西安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
SKEMA中國區學術校長竇文宇教授受邀出席中小企業工商合作論壇,并以“聚焦數字化營銷,提升中小企業市場競爭能力”為主題發表演講。
本次活動通過學習強國平臺全程實況直播,新華網、人民網等權威媒體全程跟蹤報道。
講者簡介

竇文宇教授
SKEMA中國區學術校長
SKEMA數字營銷及中國社交媒體講座教授
南京審計大學-SKEMA 國際聯合審計學院法方副院長
國際頂尖廣告學研究學者
中國高校市場學研究會新媒體營銷專委會學術主任
講座主題

突破——新興國貨品牌的數字營銷
中小企業如何通過營銷實現快速崛起?新興國貨品牌為我們做出了示范。
近些年,許多國貨美妝品牌(如,花西子)一夜爆紅,強勢占據市場份額,在美妝品牌排行榜名列前茅,且發展勢頭良好。
那么,相比于傳統美妝品牌,它們是怎么做到在短時間內脫穎而出呢?
傳統美妝品牌的的營銷主要是依靠線下門店和柜臺導購的推薦,久而久之,顧客對這樣“強買強賣”和“轟炸式推銷”感到十分無奈甚至厭煩,進而下意識排斥品牌營銷。

互聯網社交媒體的發展使每個人都擁有更多渠道獲取信息,對于在互聯網上活躍的新興消費者而言,他們并不需要通過線下導購獲取商品資訊,取而代之的是社交媒體上的顧客評論、種草攻略和美妝KOL推薦。
正是看到了互聯網隱藏的巨大潛力,許多國貨美妝品牌通過數字營銷嘗到了快速崛起的甜頭,從年銷售額幾百萬的小企業一躍成為雙11銷售額數億元的“國貨之光”。
究其原因,竇教授提出以下3點:
-
產品戰略:用心詮釋品牌意境與實質,打造合適的產品包裝和設計。
-
產品定位:運用中國特色,打差異化王牌。
-
平臺優勢:站穩數字營銷最新風口,利用社交媒體推廣產品。

在講到平臺優勢時,竇教授特別提到,國貨美妝品牌的營銷采用全平臺、多形式、多群體、重深度的戰略。
品牌營銷覆蓋微博、微信、抖音、快手、b站等多個社交媒體平臺,以代言、直播、贊助等形式,邀請網紅博主、美妝KOL和演藝圈明星與產品建立聯系,使營銷范圍覆蓋不同的消費群體,同時注重打造品牌標簽,與顧客進行深度互動。
結合國貨美妝品牌成功的數字營銷案例,竇教授將中小企業的數字營銷特征總結為以下4點:

揭秘——數字時代消費者的心理與行為特征
進入數字消費時代,消費者獲取產品信息、決策、購買和分享都離不開社交媒體。相較于傳統消費者,數字時代消費者:
-
個性鮮明:強調自我表達,參與消費感受分享
-
獨立自主:我的消費我做主,遠離硬廣、抵制強推
-
去偽求真:更相信素人的點評和攻略
如今,90后、00后成為消費者的主力軍,他們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為品牌營銷提供了方向。
方向——走向“內容為王”的數字營銷時代
在提到與消費者建立聯系時,竇教授提到了“內容營銷”的概念,即:
利用有價值的內容首先吸引消費者的關注,進而增進其對品牌的了解,培養好感,最終導致購買,培養顧客忠誠度的一種營銷手段。
——竇文宇
想要做好內容營銷,就要從內容營銷的4個維度出發綜合考量,

-
原創:在社交平臺干貨文章,體現品牌的專業實力
-
聚合:集合不同行業和領域的內容元素,為我所用
-
借勢:利用IP價值,強強聯合,跨界合作
-
眾創:借助網紅和明星的影響力推廣產品
那么,中小企業如何運營不同種類的網紅進行數字營銷呢?竇教授提出了一個模型:

模型具體分析了各種網紅營銷策略的優缺點,中小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規模和需求進行合適的選擇。
思路——與消費者零距離
在講到借助社交媒體與消費者互動時,竇教授引入了一個新概念:B2C,即私域流量,是顧客關系管理領域的名詞。簡而言之,就是品牌把顧客從社交媒體平臺引到自己的社區里。
私域流量的意義在于通過品牌與顧客就產品內容進行共同創作,提升顧客對品牌的信任感和忠誠度,使品牌形成穩定的顧客群體。

最后,竇教授用一句話總結中小企業數字營銷時代的營銷戰略:社交媒體平臺+豐富有用的內容=與消費者拉近距離。
The Best Way to Sell Is to Stop Selling.
最好的銷售就是停止推銷。
竇教授簡潔精彩的講座獲得了聽眾的認同與贊許,共同思考中國廣大中小企業的數字化營銷之路。